13691128829
聚焦新发展理念,构建双循环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0-09-23 浏览量:977

今年5月以来,特别是全国两会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7月30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更是明确了“内循环”是一个中长期的战略:“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9月1日,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强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这是我国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节点,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面对国家发展优势和现实约束提出的发展新战略,是关系我国发展前途的重大谋划,为“十四五”规划乃至更长远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性的引领。

国内大循环是对外开放的大循环。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需要中国。畅通国内大循环,利人也利己,繁荣国内经济、激发内需市场,既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更带动世界经济复苏。

畅通国内大循环,不是中国应对全球变局的临时之策,而是着眼长远提升内外经济均衡水平、形成新发展动能的战略之策。中国的经济,已经很难再像过去那样靠出口拉动就能小步快跑,必须在更高维度上做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大文章,加速做大内需市场、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加速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优进优出,在新的水平上与世界经济建立更为紧密、更具活力的新连接。

当前的世界经济衰退是新冠疫情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叠加效应,且短时间内危机很难结束。受疫情的冲击,国际贸易短期内即便不再大幅下跌,也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低位。在全球产业链分工高度细化的背景下,许多产业在疫情之后的重启都需要时间。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能坐等全世界的经济复苏,而是需要主动苦练内功,以更好的制度环境和产业能力来准备迎接疫情后全球产业重启和重新洗牌的局面。

美国目前对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部分进行打压,其核心目的是为了延缓中国进一步缩短和美国的技术差距和经济总量差距的步伐。美国希望通过局部甚至全面的打压来换取时间。而无论国人接受与否,至少在短期内,美国的打压是起到了作用。在这样的态势下,中国只有放眼更长的时间,保证自己能够稳步缩短和美国的技术差距和经济总量差距。因此,中国需要用空间来换时间,这也是“持久战”的精髓。其中,核心产业的升级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即优先发展目前中国所欠缺的尖端产业。一句话,“补要害的短板”。

发展“双循环”经济、弥补产业短板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号召和推动各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向自身的上游产业布局。保证龙头企业在非正当竞争时期的长期、稳定的运营就是在保护我们过去四十年改革开放产出的相对全面且稳定产业链这一珍贵果实。产业链对经济的作用无异于神经网络与身体,只有神经完整健康,身体才可控,遇到危机才能开展合理自救。另一方面,各行业的龙头企业通常是最了解产业链、最清楚中国产业链短板的角色,由龙头企业带头纵向布局产业链,发展产业内循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可以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