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91128829
行业资讯
北京:搭建平台让文创产业“跑步前进”
发布时间:2016-11-28 浏览量:485
  “十三五”期间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已成为命题,北京市十年前就开始在经济结构调整上下功夫,重点扶持金融产业、文创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十年来,北京市的经济结构调整已取得了巨大成功,2015年,北京市第三产业占比已将近80%,率先领跑全国服务经济。
 
  创新需要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北京市的定位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对于北京市来说,发展文创产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的需要。2005年底,北京率先作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决策,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十年来,文化创意产业一直以“跑步前进”的态势快速发展,从起步期进入繁荣期,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6年的10.14%增长到2015年13.4%,从当年增加值600多亿元,到2015年一举突破3000亿元,总收入达到1万5千亿元,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北京市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通过顶层设计和优化布局,打造了万亿元规模的产业。
 
  “先天”优势明显
 
  不同的地理文化资源带来不同的产业形态和文化现象。城市的发展要与自身的资源禀赋相结合,北京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梅松认为,北京发展文创产业具有巨大的“先天”优势。
 
  一是资源优势。首先,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余年建城史、八百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千百年来民族融合文化融合所形成的以包容为特质的文化根基。其次,北京科技资源、教育资源丰富,高校林立,人才密集。再次,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在城市功能定位上是全国文化中心,由此带动城市规划布局、资金资源等一系列优势因素集聚,为文创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是结构优势。2015年,北京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将近80%,达到发达国家水准。北京消费结构也随着经济结构做出了重要调整,人们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习惯已蔚然成风。梅松认为,北京的人均GDP已超过17000美元,而超过5000美元就已进入中等收入阶段,消费结构也由温饱消费向精神消费转型。消费结构调整的反过来也促进了文创产业飞速发展。
 
  三是国际化。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为国际文化交流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国际交流也带动了文创产业发展。2015年,北京市对外文化投资7.8亿美元,北京对外文化交易达到了22万单,总交易金额258亿美元。前不久,泰康收购世界两大拍卖公司之一苏富比14.2%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梅松分析认为,此举标志着中国公司掌握了国际艺术品拍卖的定价权,而万达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则意味着我国掌握了电影发行的渠道权。现在北京已成为了华语音乐基地、海外电视节目的制作基地。民营企业蓝海电视24小时英语播出,在北美地区拥有较高的影响力。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十年发展分析报告》总结,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各行业经过十年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地位和行业规模,形成了以软件、网络和计算机服务业为主,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设计服务、广告会展和艺术品交易在国内领先的发展格局,并涌现出一大批龙头企业和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的中小企业。尤其是软件、网络计算机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体现了北京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步伐加快,融合发展趋势比较明显,其中动漫游戏、数字出版、数字创意成为佼佼者。
 
  顶层设计撬动产业
 
  长期以来,对于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让市场这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已经成为各界共识,但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依旧不能小觑,尤其是在文化领域,其作用更为重要。梅松从多角度分析认为,北京市在促进引领文创产业发展方面,看得见的手合理地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第一,体制优越。北京在全国最先建立了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体系。2006年,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21个委办局参与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同年11月,成立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作为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专门从事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常设机构。自此以后,短短几年里,各区县也根据各自实际,纷纷成立文创产业管理或促进机构,基本形成了市区两级紧密互动、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2012年,成立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既负责全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管,又统筹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强了产业促进工作力度。梅松透露,2015年,文创产业增加值达到了3072亿元,占北京GDP的比重高达13.8%,成为北京市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文创产业年收入1.5万亿元,全市有17万家文创企业,约占全国的1/4,带动了192万的就业。十年来,北京市文创产业年均增长16.3%。文化精品力作纷呈,为百姓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第二,政策支持。自2006年市政府发布《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以来,十年里,共发布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政策和规划近50个,3700多项条款。涵盖了综合政策、行业政策、规划类政策、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贸易政策、人才政策、集聚区政策和知识产权政策,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
 
  第三,资金支持。自2005年开始,分别设立每年5亿元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三年共5亿元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专项资金,2012年又开始设立文化创新发展专项资金,“十二五”期间,共统筹400亿元。“十三五”期间,没有采取统筹的形式,但总量不少于100亿,其他方面如基金、担保、大的文化项目的投资在20-30亿元之间。财政资金的大力投入,对文化创意产业十年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带动作用。2015年,北京市财政支出的近6%投入到了文化领域,吸引带动社会投入近5000亿元(银行贷款1000亿元、股权融资1900亿元、上市融资580亿元、企业发债490亿元、企业信托190亿元、文化众筹5亿元、文化方面的固定资产投资328亿元等)。梅松介绍,这一数字在全国都属于比较高的水平。与全国社会资本投资不足不同,北京文化产业社会资本投资十分活跃。
 
  第四,空间支持。北京市寸土寸金,中心城区人口高度密集。为了给文创产业发展提供空间支持,北京市城区盘活存量、城外创造增量,在城内、城外两方面下功夫:城内一方面支持老厂房、老胡同改造,盘活了1000多万平方米的存量面积;另一方面创新办公形式,在很多文创空间实行工位、工号制。文创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的轻资产行业,小微文创企业可以在文创空间申请工号和工位注册公司,从而节省巨大的空间成本。梅松介绍,文创产业就是“两个脑”,即人脑和电脑,这种创新办公形式便于提供前台、财务、后勤等一系列服务,为小微企业发展腾挪空间。在城外,利用文创产业的集聚性特征,北京市以产业园区、基地的形式将文创企业吸引到园区,方便文创企业规模发展,产生集聚效应,也便于政府提供社会化服务。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聚集了新浪、百度、搜狐等百余家文化科技企业;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全市动漫游戏产业的重要基地,产值占全市半壁江山;798艺术区、怀柔影视产业基地、大兴新媒体产业基地等文创产业集聚区的品牌价值和聚集效应也大大提升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很多民营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世界文化产业链条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数字电视网络运营商四达时代,已经在非洲32个国家落地,用50多种语言为非洲国家提供电视节目,成为中国海外广播电视领域覆盖国家最多、用户增长最快、内容传输最多的民营企业。
 
  创新形式扶持小微企业
 
  有数据显示,北京市文创产业中,90%以上是小微企业。小微企业具有创新能力强、转型快、吸纳就业多等诸多优势,不过,当下小微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一系列问题。帮助小微企业利用资本力量和社会力量,有序健康快速发展是北京市的工作重点之一。
 
  第一,举办文创大赛。今年,北京举办了首届文化创意创新创业大赛,为小微企业提供平台,与资本和市场对接。大赛还将为比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项目提供资源、政策、融资、服务、商业合作以及宣传推广等后续支持。梅松介绍,今年大赛的534个报名项目,已有267个项目进行了路演,并启动了文创100扶持计划。梅松欣喜地介绍,目前看来,除实现了原先设定的为企业和投资机构搭建桥梁和纽带等目标外,这次大赛还起到了三个之前没有想到的作用:首先是投资的扩大作用。已经入围复赛的100个项目,已融资2.8亿元,即将融资8亿元,共吸引民间投资10亿多元,平均每个公司达到1000万元。其次是产生了矩阵式的对接。比赛过程中,很多参赛项目之间就洽谈了合作协议。因此,项目企业通过大赛不仅与投资机构建立了联系,企业之间也在联合和共同进步。此外,大赛吸引了实体公司和大国企的关注。大赛的创业导师基本都是获得“首都文化企业30强” “首都文化企业30佳”称号的企业负责人,这样,项目不仅能找到钱,同时还能找到渠道和合作伙伴。
 
  第二,发展文创众创空间。文创产业具有集聚特征,北京通过提供租金补贴等形式,打造文创众创空间。比如,昌平区回龙观临近中关村,居住了30万计算机人才和“码农”。昌平区根据该地区的人口特点,与互联网巨头腾讯合作,打造了56000平米的回+双创社区。海淀区温泉镇的创客公寓建筑面积190000平方米,以每天每平米一元钱的价格租给创业企业,园区设有医院、幼儿园等基础设施,2000多套公寓,还创造性地配套了敬老院,面向老专家和老学者,方便创业者向学者请教。这类创业社区都为创业企业提供从注册、资金到生活等的一条龙创业服务。
 
  第三,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特别是版权是小微文创企业的生命力所在。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北京市一方面加大普法的力度,市文促中心与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合作,开展文创企业知识产权培训,让文创企业去法院接受法官和专家的现场说法,感受庄严的法律氛围,出版《文化创意知识产权典型案例评析》等书籍,供文创企业学习;另一方面则加大执法的力度,北京市知识产权法院2015年共受理知识产权侵权案件8万多起,对侵权者严格执法绝不姑息。在知识产权运用方面,北京市还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搭建产权交易中心、版权交易中心等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为文创企业提供便捷的交易渠道和手段,开发IP,向海外输出中国IP。
 
  来源:人民日报社内刊《思想理论动态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