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91128829
行业资讯
新常态下产城融合如何指引高新区发展?
发布时间:2019-06-05 浏览量:359
  “产城融合”是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为了破解城市和产业发展“两张皮”的难题而加速兴起的一种发展模式,已成为当前我国以国家高新区为代表的产业园区开发的主要模式及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热点问题。

 
  新时期,随着城市和产业发展对国家高新区功能和定位的不断升级,国家高新区长期以工业区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承载区域格局变动和新经济发展带来的新要求,亟需探索建立新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
 
  随着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持续增加,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不少城市选择通过建设新区来缓解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伴随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交通等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为了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区域竞争,加速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政府对于开发新区也有一种别样的热衷。
 
  很明显,城市新区建设也成为目前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方式和中国城市化的一个重要过程。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城市新区建设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包括盲目开发和盲目乐观在内的许多问题,导致很多新区建成后并不能解决城市现存的困境,反而会造成另一种新的困境。
 
  城市新区是城市郊区化发展的产物,是顺应城市中心城区产业、人口转移的结果,同时也具有普通开发区的经济属性和城市的空间属性。一般说来,城市新区具有以下特点:为缓解中心城区由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压力而开发的城市拓展空间;大多设有一级政府或者准政府机构,是在政府有组织的干预推动下开发的;开发规模较大,位于城乡结合地区;新区和中心城区之间存在紧密的社会经济联系。
 
  一、两类畸形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国内城市新区建设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有产无城”,即传统工业区模式;
 
  第二是新理念指导下的城市新区建设中的思路偏离,导致“有城无产”只是单纯地建设一座以居住为主的新城。
 
  工业区模式新区的特点为:
 
  在功能上看重产业的功能,却忽视居住、配套设施、综合服务的功能;在用地布局上,以工业用地为主,在居住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部分的分配很少,或者几乎没有。由于工业用地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用地,容积率很低,导致新区极度缺少人气,土地浪费严重,到了晚上就变成一座“空城”,并且这类新区一般处于城市郊区乡镇,基础设施落后,缺少提供城市生活的公共服务设施,虽有大量人员来此工作,却居住在老城区或者农村地区,新区的开发并没有推动当地城市化的进程。
 
  典型案例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工业区开发建设的角度看这个开发区是非常成功的,因为效益多年来一直高居全国众多开发区的前三位。但此模式的最大弊端是,由于以工业用地为主,缺少足够的居住用地和居住配套设施,到了晚上该区就成了一座“死城”。
 
  居住新城模式的特点为:
 
  功能上以居住和服务功能为主,部分还兼具旅游功能;用地布局上以居住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为主,缺少产业功能的工业用地。这类新区的主要作用是转移老城区过度膨胀的人口,而为了达到吸引市民入住的目的,新区开发从规划到建设都是大手笔高标准,然而效果却往往差强人意。由于新区重视生活功能,少有产业功能,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绝大多数人仅仅看中的是其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相对便宜的房价,清晨到市区上班,夜晚回来睡觉,新区逐渐成为一座“睡城”。
 
  典型案例为上海松江新城。松江新城最初规划定位与目标是建设人居环境优越的中等规模、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旅游型园林城市,因此城镇用地充分考虑了居住、教育和绿化用地,对工业用地则进行限制。然而,城镇的长远发展是需要产业带动的,没有一定的产业,提供不了足够就业,新区开发不仅缺少产业支撑,也难以吸引人气。松江新城与上海主城区的联系主要是通过轨道交通线,路程远,耗时长,通勤和出行并不方便,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市民搬到新区的意愿。
 
  现如今,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以第三产业服务型经济为主的时代,这一转型发展时期对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提出更高要求,不仅需要以产业功能为主的新区增强综合服务功能,也需要以居住功能为主的新区加强产业功能,这在城市发展、空间布局上就体现为“产城融合”。推动新区产城融合已迫在眉睫,产城融合概念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尝试用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解决新区建设、产业区转型升级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二、产城融合演变机制
 
  高新区产城融合是相对于“产城分离”的现象提出的一种发展模式。从发展历程来看,国家高新区产城融合经历了:
 
  (一)1.0阶段:单纯追求工业增长的就业型工业园区
 
  国家高新区1.0阶段,主要走的是工业园的发展道路,基于“生产要素”的供给,以“利于生产”和“扩大生产”为动机,着重生产和企业的聚集和布局,进而实现地方经济增长引擎、招商引资平台、产业集聚载体等目标定位,是依靠扩大经济规模带动发展的工业园区模式,因此可称为“就业型高新区”。
 
  其主要特征:
 
  ① 通过土地开发,即单纯的土地运营,基本实现基础设施的“七统一平”,形成单一的、封闭格局的产业基地。
 
  ② 产业以工业为主导,且以导入为主,市场以出口为主。
 
  ③ 从业人口主要人工人为主,由于生活配套是小规模、小等级的配套模式,所有工人的生活主要依靠工厂宿舍来解决。
 
  ④ 空间形态往往是在城市中心区近郊形成的,与主城相对独立发展,所有城市规划中大多将其作为城市边缘地区或郊区的飞地,与城市关系松散,整体呈现的是一种有产无城的发展形态。
 
  但是此阶段,由于国家高新区的发展主要依靠土地、政策、劳动力等要素,造成了产业发展对城市资源的过度依赖,带来了城市交通、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压力。此外,其服务配套功能的缺乏,也将会导致周边村镇的压力过大。
 
  (二)2.0阶段:注重植入创新元素的创业型科技工业园区
 
  国家高新区2.0阶段,主要走的是科技工业园的发展道路,基于创新的商业化活动,围绕创新的商业化过程链条,集聚大量的科技创新资源,不断在产业区的建设框架下注入科技园区和创新系统的发展内涵,进而实现地方经济的创新引擎、创新要素集聚的载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阵地等目标定位,是依靠发展带动创新的科技工业园区模式,因此可称为“创业型高新区”。
 
  其主要特征:
 
  ① 整体已从单纯的土地运营向综合的“产业开发”转变,从注重硬环境建设向注重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和提供优质服务的软环境转变,开始由单一的产业基地向集工业、生活、娱乐、社区、交流、自然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开放的科技工业城区演变。
 
  ②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③ 就业人口构成逐渐丰富,高新技术产业人群比例增加。
 
  ④ 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各类服务设施逐渐健全,如建设了工业邻里、职业学校、人才公寓、酒店、产业服务平台等生活性和生产性服务设施,但仍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侧重的仍是产业对城市功能的需求。
 
  ⑤ 空间范围不断扩展,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日益密切,并且产生辐射扩散效应。
 
  但此阶段,国家高新区的产城融合仍然在交通、居住及环境等方面面临很大的问题,比如通勤距离较长、入住成本昂贵、配套设施不完善、生活娱乐资源缺乏、空气质量水平较低和声环境质量下降等。
 
  (三)3.0阶段:全面激发创新并依靠创新支撑发展的事业型新型城市
 
  国家高新区3.0阶段,主要走的是新型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强调的是“全面激发创新并依靠创新支撑发展”的核心内涵,突出表现为各类创新主体的关系链接和交互平台以及支撑创新创业的空间和文化构造,形成以创新创业为内核的经济社会活动空间,进而实现地方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引擎、区域创新创业的沃土、引领新市场的全球领军产业栖息地和新兴业态发源地、宜居宜业的样板区等目标定位,是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实现战略提升的新型城市化模式,因此可以称为“事业型高新区”。
 
  其主要特征:
 
  ① 随着创新势能的提升,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促使产业服务载体加速建设。
 
  ② 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现代服务业的培育更为迫切,促使产业势能向城市势能转变,由最初依赖政府政策优势向依靠自身的体制机制优势和创新优势转变。
 
  ③ 就业人口结构复杂化,工人人口占比大幅下降,高技术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产业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等高端知识人口占比不断提升,因此出现了各个层次的不同功能需求,从而促使城市服务设施逐渐完善,配套能级不断增加,如创新创业、科技研发、生态宜居、休闲旅游等高端业态将成为未来国家高新区产城融合拓展的新方向。
 
  ④ 整体实现了从综合的“产业开发”向“城市氛围培育”的转变。
 
  目前,国内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高新区其产城融合发展普遍进入了3.0阶段。但整体来看,该阶段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空间形式主要以生产要素和经济要素为主;用地布局分散和地块开发散乱,对己出让土地的监管措施不力,土地闲置、“占而不用”的现象依然存在;周边区域发展不均衡,国家高新区的发展与周边区域不能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导致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不平衡发展,科研、生产、商务功能不能有机组合。
 
  三、产城融合发展新趋势
 
  新时期,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区域格局的变化,我国高新区产城融合发展呈现出了一些新的趋势、新特征及新要求。具体如下:
 
  (一)在功能上更加突出知识人口的集聚
 
  国家高新区产城融合3.0阶段的核心内涵是:能够激发创新并依靠创新支撑发展。而高端知识人口恰好具备此方面的优势,这是由于高端知识人口不但能够营造促进知识交流、产生、定价与价值放大的良好条件,而且能够不断增加一个区域的多样性,带来新文化、新文明和多样化生活的凝聚力,从而使高新区产业具备响应变革、创造变革乃至引领变革的能力。
 
  (二)在空间上特色小镇成为布局新亮点
 
  特色小镇是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源于国外。特色小镇是在原有专业镇基础上处理好发展、生态环境与城市治理之间的关系,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生产、生活与生态的有机融合,更注重产城融合,更确切的说是特色小镇注重的是“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叠加。由此可见,特色小镇代表的是“人·产·城”和谐共生的新空间生态。
 
  (三)在形态上更加突出智慧型城区建设
 
  “互联网+”背景下,全国主流国家高新区都普遍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新一轮园区产城融合建设的主体任务。这是由于智慧城市建设既为宜居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为知识和信息的交互提供了条件,是促进新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四、产城融合建设的思考、应对措施与路径选择
 
  (一)产城融合建设的思考
 
  结合新的发展特征与要求,把新时期国家高新区产城融合的内涵归纳为: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发展,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功能完善,并以人为本提供宜居环境,在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产业、城市、人的融合发展,进而形成“人、产、城”深度交融互通、相互链接促进、和谐共生的宜居宜业的高端智慧型知识城区。新时期的高新区产城融合“配套”更加突出强调的是知识、交流、网络、活力、动力、情感等要素,打造的是生态化产业和环境群落。
 
  (二)产城融合建设的应对措施
 
  “产城融合”要求产城一体化发展,主要是指“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其核心在于产业,产业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功能、用地规模、规划布局、交通导向、景观格局等。其关键要素在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房地产开发建设、功能复合化用地等。其最终表现为城市核心功能提升、空间结构优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人文生态的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等方面。具体可参考的措施有:
 
  1、制定符合城市实际的产业引进和升级战略
 
  城市新区作为21世纪每个城市伸向外围的战略制高点,新区在实现城市产业重构和城市转型良性互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大都市的新区理应率先走向节能、减排的内涵式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大力发展包括五+生态圈(金融+、科技+、文创+、互联+、产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等,并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的工业制造迁出这些特大城市,用实际行动促进大都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产业结构升级。
 
  例如,辽宁省本溪市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城市,由于长期高强度开采,有色金属、煤炭等资源性产业已逐步枯竭衰退。近年,该市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新的结构调整战略,改变原来围绕本钢“以厂建城”的旧有城市发展格局,通过建设产业园区推进钢铁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新兴产业和旅游业,推进了城市的转型。
 
  2、加强新区社会化战略的规划与实施
 
  我国大部分城市新区社会服务的功能欠帐较多,因此今后一个较长时期还要把社会事业的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切入点。在这方面,应重点作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要高标准创新社会建设理念。坚持“以专家和所有的专业人士为切入点、以创见未来为立足点、以知识经济到智慧经济为出发点”的“三点”理论,既要强调均衡协调发展理念,更要按照新时期不同居民的现实需求创新社会建设理念。
 
  第二,要制订和完善城市新区社会服务功能行动纲领。国内城市可借鉴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经验,制订城市新区社会发展计划,有步骤、有计划地完善新区的社会服务功能。社会服务涉及不同层次的人群,要注重针对性,从细微化服务入手,真正把我国城市新区打造成21世纪最适合人们生活居住的新型城市。
 
  第三,积极培育社会建设多元主体。要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除最基本的公共服务由政府负责提供外,更多地要通过政府购买等方式向社会(非政府组织、中介机构和私人部门)转移,而政府更多地是加强对公共服务的监督。同时,要大力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公共服务领域。
 
  第四,要完善社会运作机制。良好的社会运作机制是社会事业持续有序发展的关键,城市新区要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运作格局。
 
  为此,一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要引入市场机制和企业管理模式,提倡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负责提供公共服务。新区要主动从“政社合作互动”的本土化机制向政府、企业、市场和社会融合发展的国际化运行机制转变。
 
  二是要结合城市化的不同阶段,完善城乡一体化运作机制。新区发展过程中要加大对覆盖农村区域财政的投入力度,以统筹均衡发展为原则,完善在社会事业上的城乡一体化运作机制,从而加强社会事业资源的均衡配置,提高全区居民公共服务的可及性。
 
  3、强化新区有机成长和功能用地的适度混合使用
 
  就新城内部地域来讲,要保持各种城市功能之间的平衡,使城市新区具有健康的城市肌理和空间成长秩序,也即实现城市功能的自立化和城市空间环境的生态化。
 
  美国社会学建筑师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说:“城市是包容生活的容器,能为其内在复合交错的生活服务。”城市不是徒有其形的物质实体,而是人类生活的载体,并为人的不同活动提供各类适宜的场所。这些场所不是别的,就是城市的空间。当然,为了保证新区城市功能的优化,可以按照功能分类进行组织,但对每一块建设用地应从多种用途来考虑,在保证各种功能用地主导地位的同时,可以兼顾其它功能的有机融合,并具有适应多种可能变化的弹性,即规划用地要具有一定的兼容性。
 
  4、构建体系化的新区城市公共等级服务网络
 
  长期以来,我国新区主要是工业园区,从我国工业开发先导型新城的规划与实践来看,大多数新城均规划建设有一定规模的生活服务设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新城居民和企业的需求。
 
  但是,不少新城的公共服务等级网络不成体系,有的规划范围内仅有一级服务中心,中间等级的生活服务设施缺失,很难为整个城市新区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完善的服务,特别是在工业区范围内,公共服务设施的量少且布局分散不成体系的问题很普遍,阻碍了城市用地功能的多样化与集约化开发。
 
  由此提示我们在当前许多城市新区的建设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强化公共服务等级网络体系的建设,将配套齐全的公共设施按不同等级和服务范围进行布局,如商业设施不仅要有服务于整个城市的中心,而且各个功能小区(如居住区)中也应配置次一级中心或更低一级的商业网点;公园绿地也应按不同等级进行布局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三)产城融合建设的路径选择
 
  新常态时期,国家高新区加快探索符合区域格局变动和新经济发展新要求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命题的特色安排。未来,国家高新区在产城融合建设方面建议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快新知识人口集聚,加快智慧园区建设
 
  2、强化宜居宜业生态建设
 
  3、加快产城融合体制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