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91128829
行业资讯
“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意义及重大趋势!
发布时间:2020-03-06 浏览量:114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长期实践探索,找到了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与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年度规划相匹配的规律性特点,并逐步建立健全了规划体系和成功编制实施了十三个五年规划,卓有成效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
 
  五年规划属于宏观性、全局性、综合性、引领性的中长期规划,既是年度规划和专项规划的依据,又是实现长远目标和长期规划的基础和阶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今明两年是研究编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关键时期,如何把“十四五”规划研究编制好,有两个大的问题需要认识和把握。
 
  一、高度认识“十四五”规划的里程碑意义
 
  “十四五”规划虽说是以往五年规划的延续,具有常规性,但又面临新时代、新阶段,新矛盾、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新目标、新任务等一系列新情况,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和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这个里程碑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第一。
 
  第一,在历史方位上,是迈进新时代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九大判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的主要标志有两个:一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二是主要任务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使中华民族“强起来”,“十四五”规划应作出方向性、战略性的安排。
 
  
  第二,在奋斗目标上,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按照党的十九大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表和路线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接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样,“十四五”规划将成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其奋斗目标必将体现这“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和承上启下的特点,既要巩固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又要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第一阶段的奋斗目标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是,2018年中国人均GDP约为9768美元,达到世界银行划分的上中等收入经济体水平,“十四五”末,即使按照6%左右的增长,中国人均GDP也会进入世界银行划分的高收入经济体12000多美元的门槛,跨过“中等收入陷阱”,从中等收入经济体晋级为高收入经济体,其带来的深刻影响和变化也需要有所预判。
 
 
  总体上看,研究编制“十四五”规划历史节点特殊,任务十分艰巨,意义十分重大,必须深入调研,群策群力,精心谋定。

十四五规划
 
  二、准确把握“十四五”规划的重大趋势
 
  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轨迹有规律的。无论国际形势如何风云变幻,无论中国面临的问题多么复杂,实际上都是有轨迹可查,有规律可循,当然也是有办法可解的。初步研究,“十四五”发展将面临八个方面的重大趋势,其机遇与挑战、矛盾与问题、破解和出路,也主要隐匿在这八大趋势之中。
 
  第一,工业化进入后期,进入全新的人工智能制造时期。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必经阶段,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强大的工业化是强国的基础。中国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工业化发展,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跨过了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但工业化大而不强,卡脖子的地方还很多,实现制造强国的任务十分艰巨。尤其是,当前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其深度和广度将超过以往的前三次工业革命(即以蒸汽技术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电力技术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由此,“十四五”进入的工业化后期,可能不再是钱纳里描绘的工业化六个阶段的常规演进,而是进入一个全新的工业化时代,即进入人工智能制造时代,“智能大脑”决定制造流程,大量的无人工厂、无人车间、无人物流、无人售卖将成为常态,并对产业结构、社会就业、仓储物流、用户体验,以及产业链、价值链等产生革命性影响。还应注意,随着中国由“制造大国”进入“消费大国”,进口需求激增,“十四五”进出口结构可能会出现进口大于出口的历史性拐点,成为世界第一进口大国,这对全球贸易结构和国内经济发展动能也会带来革命性影响。
 
  第二、城市化进入后期,进入城市有机更新和城乡人口双向流动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经过超常规发展,到2018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按照城市化发展规律,城市化率达到70%左右时就会稳定下来,并出现城市人口流向农村的逆城市化现象,目前距这一节点还有10个百分点。由此说,“十四五”期间,城市化进程放缓和出现逆城市化将是大概率。今后城市化要解决的问题:一是进一步打开城门,放宽城市准入门槛,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去年分别是59.58%和43.37%,两者相差16.21个点)趋向一致。二是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包括“腾笼换鸟”,拆违扩绿,完善公共设施等,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三是打开乡门,允许城市人口到农村购房、租地、创业、居住,也就是鼓励城市的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等向农村流动,唯此乡村才不会老去,乡村才能振兴。四是规划引导好跨省域的城市群、都市圈、城市带的合理布局和有序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提高辐射能力。五是高度关注地区发展业已形成的“东快西慢、南强北弱”现象,防止地区发展陷入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陷阱。
 
  第三,市场化进入深度改革期,进入基于法律和规则的制度完善期。改革开发以来,中国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市场化改革,得益于从单一计划经济体制,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再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又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递进。当前,随着前期改革红利的减弱,改革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进入了啃硬骨头的时期。
 
  
  第四,信息化进入新一轮革命期,进入以5G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突破期。信息化自上世纪60年代提出,经过近60年的发展,目前已进入了以5G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突破期。专家认为,5G不是前4G的简单升级,而是一次科技革命,是由信息技术到人工智能技术的革命。可以预期,“十四五”中国将建成全覆盖无死角的5G基站网络,形成全球最大的应用市场。
 
  第五,人口老龄化进入凸显期,进入应对老龄化和鼓励生二胎的交汇期。人口问题历来是影响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大问题。 “十四五”应把人口问题摆到重要位置,加强人口再平衡的规划:一是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制定对失独老人特别关爱的政策,大力发展保障性的银发经济。二是制定完善鼓励生二胎的政策,尤其对生二胎妇女的就业、升职和子女养育成本要有明确的激励措施。三是研究允许生三胎的政策,着眼于民族复兴大计,形成生育自主、鼓励二胎、允许三胎的政策体系。
 
  第六,生态化建设进入关键期,进入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破坏恶化的胶着期。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尚未出现趋势性好转,加上生态问题积重难返、背后利益盘根错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稍有放松就会前功尽弃。因此,“十四五”规划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挺在前面,贯穿“五位一体”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无论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还是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乡村振兴,以及各类开发区、新区、试验区建设等,都要念紧生态环境保护这个紧箍咒,以生态环境保护倒逼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力争“十四五”生态环境出现趋势性好转,为建成现代化的美丽中国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