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91128829
行业资讯
徒有虚名的“智慧园区”如何破局?
发布时间:2019-04-16 浏览量:353
  一个业界共识是,智慧园区是成熟园区的升级方向,是新兴园区的规划起点。接入社交、移动、大数据和云技术的互联网+平台,实现智慧运营服务、科学管理和优质用户体验,是新时代园区的必然发展方向。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些“智慧园区”热衷于概念炒作,徒有虚名;一些“智慧园区”投入巨资开发产品,但利用率极低;一些智慧园区变成自嗨,用户毫无体验提升……问题出在哪里?如何破局?
 
  在传统产业园区发展遭遇瓶颈的今天,智慧园区开始成为国内各类成熟园区转型升级的方向,智慧化不仅提升园区吸引力,而且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给予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顺应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趋势,这是传统产业园区所不具有的,也是产业地产发展的方向所在。

 
  当前我国智慧园区虽然数量日益增多、园区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园区模式不断创新发展,但园区发展存在诸多例如缺乏整体规划、信息孤岛较多、整体服务能力较低,智慧化元素少、两化融合水平低、创新水平低等问题。可以说,不少智慧园区存在徒有虚名的概念和炒作现象。
 
  与此同时,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不同禀赋的园区,建设智慧园区的目标、策略、重点任务也不尽相同。
 
  天津滨海产业园区一位负责人曾说过:“在园区初建阶段,更多的需要考虑园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如何统筹建设,来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进而提升园区形象和品牌,吸引企业入驻;在园区发展阶段,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搭建技术孵化平台、促进知识共享,加速产业升级,以优化园区的公共服务,培育企业发展。所以,智慧园区的发展规划,一定要与园区的发展战略相结合,智慧园区才能更好的引领园区可持续发展。
 
  产业园区历经以生产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空间聚集和产业聚集的1.0时代,以总部经济为代表的人才聚集的2.0时代。现在,融入产业、技术、商务、商业、服务等多城市功能的3.0时代的产业园区,无论从功能形态、园区配套,还是从运营管理、服务经验等方面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进入3.0时代的新型产业园区,一大门槛,就是“智慧”,即园区与信息技术不断融合和革新,这些信息技术以以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以及新一代移动通信为代表。
 
  总体上看,国内智慧园区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此阶段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先行,为园区建设提供良好支撑。但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管理和服务仍处于分散状态,未形成协同集约效应,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仍有缺位。
 
  在众多奔向“智慧”的园区中,高新区在头部梯队,热情较高。因为高新区在多个单项指标中领先,相对而言其战略方向和产业基础与智慧园区建设与发展思路的匹配程度更高。
 
  与此同时,智慧园区发展水平存在区域不平衡的现象。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园区与东部园区的智慧化发展水平存在梯度差,东部经济区域在地理交通、城市经济发展、政策倾斜等方面更具优势。
 
  一个成功的产业园不是单凭开发商或政府就能运营好,更重要的是通过搭建一个符合产业发展需要和城市发展方向的平台,依靠开发者和合作伙伴整合、集成、运营,通过园区内产业的发展以及多种业态功能的正向叠加实现长期价值的创造,最终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在智慧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该做好以下三点:
 
  一是要找准定位。在每一个园区建设之前,要看园区所处的区域产业特性如何、经济发展水平和趋势如何、政府需求如何,在各种约束条件中寻找园区定位的最优解,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园区的规划设计、招商和运营中的资源导入。
 
  二是追求园区最优的性价比。对于做产业园的企业来说,硬件是基础,也是企业的核心产品和品牌载体,我们当然都希望能够通过硬件的打造获得最佳的回报。可以说,产业园区的打造非常专业,非专家不能做、非专家不会买。所以,产业园区的建设一定要充分挖掘区域潜力、项目潜力和发展潜力,通过打造最低碳、耐用、持久的品质园区,形成最佳的性价比,而不是一味追求高精尖和噱头。园区关注的是如何做到真正以“用户为核心”,从企业需求着眼,考虑如何使企业获得最好的展示效应、最高的空间利用率、最佳的办公环境,同时在层高、承重、电力荷载、物流条件等各方面满足企业多元化和长期发展的需求。
 
  三是注重产业生态的营造。一线城市本身具有很多优势,资源条件、人才优势都很突出,如何利用这些优质的条件,顺势而为去推进产业生态的形成,是园区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智慧园区通常意义上是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现整个园区资源、信息的共享,从而吸引更多企业去集聚产业发展,包括提供和谐宜居的公共服务,但这只是传统意义上的。
 
  关键词之:产业生态
 
  智慧园区不光是技术问题。在整个互联网+的背景下,智慧园区的生态化聚合是关键。
 
  例如目前的软件园区,可能都是软件企业;文创园区,都是文化创意类企业。这样的分布虽然做到了产业集聚,但并没有做到生态化聚合,其之间是一个单链条,相互协作也比较少,甚至有些可能是竞争对手。
 
  而真正的智慧园区,要做的是一个生态链上下游企业聚集,而且要形成伙伴经济合作共赢的模式,做到产业生态化聚合、产融互促,引入金融的介入,形成倍增合力。产业聚集发展起来之后,也需要园区去做一个平台,为产业提供服务,同时资本的介入使园区成为一个投资和聚资的平台。
 
  因此智慧园区其实是有多重含义的,是很多的一些商业模式的创新,理念的创新,不光是技术本身的发展和提高。
 
  打造园区产业发展生态,这“十一个一”必不可少:绘好一张蓝图、制定一套机制、出台一套政策、搭好一套班子、制定一套手册(服务手册)、引进一批企业、引进一批人才、搭建一批平台、做好一个活动、围绕主题产业,打造一只基金、推动一批企业上市。
 
  关键词之:绿色低碳
 
  建筑设施低碳化,应是智慧园区的特点之一。
 
  园区绿色节能的方法有很多,如施工过程的管控、高科技的节能材料和技术、园区的节能运营管理、室内环境的监控等。智慧园区在打造绿色节能园区时,应该既具备宏观视野,也注重微观实操。从宏观上,智慧园区致力于打造关联与共享的产业生态圈,追求工作与生活平衡,减少城市钟摆效应,全息化呈现城市功能,减少不必要出行,形成产业生态圈层,资源快速对接,无形中降低园区和企业资源消耗和经营成本;从微观上,通过智慧停车、智能调度、统一服务、敏捷采供、共享经济、社群文化等具体措施实现全方位节能。
 
  未来智慧园区的建筑一定是绿色、智能、生态的,最终是生态循环的结果。进去之后能够感知到人的存在,并且不断自我学习成长,去适应整个环境的变化,最后去感知人类,服务于人,形成更好的宜居生态。
 
  关键词之:物联网
 
  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将园区的数据汇集到数据服务平台,由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从而提供更高级的动态数据应用服务,有效解决了在园区建设过程中,传统的建筑智能化管理可能存在的例如设计、建设、应用同质化,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建筑物内各子系统间相对独立,存在“信息孤岛”,智能化水平低;数据采集孤立,系统联动难以实现;应用可扩展性差,扩展成本较高;无法实现高效、便捷的集中式管理,运营成本高;重要设备运行状态无法实时监控,事故预警难以实现等问题。
 
  未来智慧园区的建设本身,就是一个物联网的世界。用物联网技术将实现和达到园区‘智能、安全、节能、环保’四效合一。
 
  关键词之:智慧管理
 
  智慧园区的建设主要包含三大块的内容:智能化的基础设施、 一体化的运营管理与融合化的综合服务,其中智能化的设施是基础,管理与服务则决定了园区智慧的高度。
 
  与智慧园区相关的主体可分为三部分:置业集团/管委会,入驻企业、服务机构。根据不同的主体的关注内容,智慧园区的服务可总结为四个方面:开源、节流、影响、品牌。
 
  智慧园区整体解决方案基于SMAC(社交网络、移动化、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创新驱动,贯穿园区规划、建设、招商、运营各阶段,为园区打造智慧的基础设施、智慧的用户端、智慧的云服务,完善园区公共服务体系为实体,产业集群为面,带动园区各企业及组织共同参与,资源共享、数据创新,建立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性公共服务系统或体系。
 
  智慧园区运营管理平台一个服务全园区的信息发布、信息反馈、信息分析、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等一站式门户。以门户技术和数据仓库技术为基础、以应用集成和信息共享为目标的,支持园区系统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企业门户平台的基础架构体系,实现园区系统各部门、分园、子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深化数据利用,加强资源整合能力,提高公司运营及经营决策能力,实现“集团管控”的目标。
 
  关键词之:产业互联网与虚拟园区
 
  虚拟产业园是指是依托于互联网的一个企业集群或网商集群,以发展电子商务、促进虚拟经济、实现绿色环保产业发展为宗旨的产业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和社会经济的深度融合,产业规划领域催生了各种新的形态,虚拟经济、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和认知方式。在新经济、新动能的背景下,需要的是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业态,也需要新的产业园区类型。
 
  “社群思维”成核心运营理念。
 
  “互联网+”产业园区的核心运营理念是“社群思维”,即以“社群思维”进行核心用户的运营。“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增值服务”与“颠覆创新”为“社群思维”的四种表现形式,而这四种表现形式也需要在产业园区建设、运营中得到体现。
 
  社群运营是指通过一系列运营手段,聚集并促进这些用户的活跃度,使他们与产品产生更为频繁的交集,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关于互联网时代下的产业园区,业内人士无不强调“社群思维”,即如何打造产业园区的粉丝效应,打破园区与客户之间原有单一的买卖关系,从线上线下多渠道与客户形成朋友关系,将是未来的突破点。前瞻认为,以社群运营的思维进行核心用户运营,须做到以需求确定社群方向、用户管理用户、价值体现的闭环以及明确的衡量指标。
 
  “互联网+”产业园区进入规模化扩张期,智慧园区将至。
 
  总体来看,产业园区向“互联网+”转型实行“两步走战略”:先成功实现互联网的引入,部分地区先试先行智慧园区建设,后面再全面升级到智慧园区。在前期信息化水平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实现互联网+产业园招商、互联网+金融资本、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和互联网+产业集聚的方式来完成对传统园区的初步改造。
 
  在智慧产业园区方面,基于互联网+的绿色智慧、生态共聚的产业园是发展方向,构建互联网+的O2O智慧园区平台是关键举措,平台+生态圈的园区发展模式是必然趋势;同时,也需要有开发、发展、运营、商业以及管理等模式的创新作为探索中国智慧产业园区发展的新思路。
 
  来源:产业智库